ㄌㄙㄊ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張照堂
「生活中的人在找路,影像中的人在找路,札記中的人在找
路。
大家都在找路。一邊走一邊迷失,一邊找到。」— 張照堂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就深深被著話語中的魔力吸引,淺淺的文字但深深的刻印人生
閱讀更多 »
[ 小組 ] 張大千 吳冠中 朱德群 趙無極
張大千
(
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
)
四川內江人, 祖籍四川省映秀。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
張大千擅長畫花卉。他畫的花卉種類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蘭花、水仙、梅花等。而他平時畫最多的還是荷花,他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多次在世界各地辦畫展,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印度新德里、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新加坡、泰國、德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地。。
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
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
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
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嘉藕圖 1947
閱讀更多 »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Sol Lewit
(1)
Sol Lewitt
的作品提出來的觀念有哪些
?(
他的意念在哪
?
為什麼要使用那些色塊或線條
?)
Sol Lewitt
的觀念認為作品只是思想的體現,物質細節及空間的限制均無足輕重
-
“
思想成為生產藝術的機器
"
所有具有改革意義的作品都將藝術與成為一件物品的條件分離開來,並且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闡述了思維的審美形式上。
對他而言一條線
可以是
直的,薄,破碎,彎曲,柔軟,有角度或厚度,就這樣的觀念他
企圖測試觀者視覺及想像的靈活性。
閱讀更多 »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攝影繪畫」Gerhard Richter)
格哈德‧裡希特
認為藝術的任務應是探索人類社會中所共有的各種溝通媒介,從觀念到身體感知,從語言到色彩,藝術的可能性就是去發現問題,並且挑戰常規。
他刻意抹去細節,將攝影的表面真實性給淡化,尋找印象畫家們所追尋“永恆的真實性”。當攝影貪婪地捕捉一切的同時,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開始對繪畫剔除不必要的條件。
閱讀更多 »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揮灑烈愛 Frida
這部電影是在記錄藝術家
墨西哥最出名的女畫家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她戲劇化且悲慘的一生
閱讀更多 »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7-ELEVEN便利城市
台灣的便利商店密集度是全世界第一名。
在台北,到處可以看到兩家便利商店在路邊比鄰或過街相對。
便利商店像城市的大鐘,為台北人的生活節奏精準報時。
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拼命工作的台灣社會。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