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作背景與創作媒介 Josef Albers 生於德國,是美國「歐普藝術」OP Art的先驅,同時也是「硬邊藝術」Hard-edge painting的代表畫家,早期作品都是具象畫,後來轉變成徹底的集合抽象繪畫,並且一直堅持以抽象形是表現,在包浩斯,亞伯斯開始對空間與線條感興趣,如 1931 年的〈台階〉。在 1930 與 1940 年代,這樣的興趣讓他創作出線性與幾何的素描,包括繪畫與版畫,這些作品進一步探索直線與形狀交互作用下所可能產生模擬兩可的視覺效果。這樣的探索導致了亞伯斯在1940年代末發展出新的創作方向,以及他針對色彩及線條進行規模最大也最為集中的研究;自1949年起發展《向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的系列畫作,利用幾何的圖塊來示範色彩學理論中色塊和比例如何影響視覺觀感。
James Turrell 是善於將光線「可視化」的裝置藝術家,原本是唸心理學與數學的藝術家,透過精密計算與對身體感知的了解,將光影變化「具象化」,他說:「我的作品是創造一個空間讓光得以棲息,而觀者如何面對這個空間。通常,我們張著眼,卻對光線視而不見,這提醒了我,我們必須要有另一種觀看的方式。」詹姆斯·特瑞爾自己闡述:「我將光當作一種材料,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